其实,酸奶是牛奶与乳酸菌发酵生成的产物。在发酵过程中,乳酸菌通过乳糖转化,生成乳酸,进而增强牛奶中的酸度(pH值下降)。导致蛋白质分子表面携带的电荷会随着pH值的升高降低而产生变化。对于牛奶中的蛋白质来说,当pH值下降,就意味着所带的电荷就会减少甚至完全消失,电荷之间产生的排斥力也会随之越来越弱,蛋白质分子同时也会互相吸引靠近,变得越来越强。直到最后将大量的乳糖转化成乳酸,牛奶中pH值也迅速降低,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疏水基团互相连接,产生了一张巨大的网络。这个“蛋白质网络”将乳糖、水、脂肪颗粒都包围其中。在我们看来,就是奶会变得很'黏”很“酸”。
所以,乳酸菌发酵就会让牛奶自然的变黏,并且不需要任何增稠剂。但是,最后得到的酸奶能够黏到什么程度,主要取决于牛奶中的固体含量。牛奶中乳糖、脂肪、蛋白质的总含量大约在10%,得到的酸奶通常不够黏。并且还会凝成固体,但很容易破碎。
如果我们需要获得更黏的半固体化的酸奶,就需要增加固体含量。所以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加入适当奶粉,用高浓度的牛奶发酵,就会得到‘纯正”的“固体酸奶”。